從電影院裡走出來就不禁在想,麥兜故事怎麼愈來愈沉重了呢?雖然故事創作人謝立文在訪問中透露,他已經減去了不少沉重的情節。然而似乎因為那份「輕」,結果反而變得更加重。
究竟《麥兜菠蘿油王子》是講什麼的呢?其實很簡單,就是「從前有一個懵懵的(呆呆的)小朋友,後來他變成了一個『佬』。」當然這種一步到位式的「童話故事」,並不能夠滿足觀眾,甚至是懵懵的麥兜。如果就此罷休,恐怕觀眾要起哄,而麥兜也叫著「媽媽,不如講《哈里波特》啦!」於是故事就擴充成「從前有一個懵懵的小王子,後來他變成了一個『佬』。」作者也明白這種「太子換狸貓」的敘述,自然也逃不過消費者雪亮的眼睛。於是故事又再擴充再擴充,為懵懵的小王子加了一位母后。王子因為不聽話,被魔法老師變成了菠蘿油。然後又有了為王子招親的舞會。舞會上有漂亮的小公主,但遇上這位懵懵的菠蘿油王子,自然也就沒有「從此幸福地生活下去」式的結局。母后為了改造這位懵懵的小王子,於是派人陪王子去流浪,去歷練。故事說:「負責導遊(為王子)的是一個『佬』,他有很多蛋撻,還有很多道理,是準備給王子路上吃的.....最後蛋撻變成了王子,道理始終是道理。而王子懵了一輪,又懵多一輪,最後他變成了一個懵佬。」
童話和現實的雙重變奏
影片除了麥兜菠蘿油王子的「童話」之外,還加插了不少反映社會問題的片段。如對教育制度和舊區重建的諷刺。驟眼看來,這似乎和麥兜菠蘿油王子故事的主線並不契合,但想深一層,現實社會中,那種種看似美麗的期許、變革,不過是天真的笑話,用來包裝當下暗淡的,自欺欺人的把戲。於是在「多元高智能」(香港教育官僚搞出來的新名堂)的教育改革下,一眾(被當成是)「懵懵」的小朋友成為了「教育家」們的白老鼠。可問題是口號叫得漂亮,實行起來卻有心無力,自說自話之餘,往往還自打嘴巴。於是不能「適應」這些改革的小朋友,就成了教育制度下的犧牲品。正如「不聽話」的小王子,被魔法老師變成了菠蘿油。更好笑的是,其實魔法老師本來是要將他變成蛋撻的,結果功力不夠,所以才變出了個菠蘿油。無論是現實中高瞻遠矚的「教育家」,還是童話中的魔法老師,都不過是個自鳴得意的傻瓜罷了。
麥兜居住的大角咀是所謂的「舊區」,亦即隨時會被政府收回重建的地區。為政者自以為是社會規劃的設計師,將醜陋、骯髒的「舊區」重建為新的、美麗的「樂土」。就好像童話世界那樣,他們的腦海裡只有一座座宏偉的城堡和華麗的宮殿,卻找不到一個人文的身影和入世的關照。居住在「舊區」的小市民無奈之餘,卻也期待,因為重建也就意味著賠償。影片以形象的手法將負責市區重建的「市建局」變成了橫行於舊區的巨大鐵甲人,以犀利的雷射光摧毀一排又一排的舊樓,場面天動天搖。然而令人捧腹的是,大鐵人來到麥兜家門口的時候,旁白忽然說:「市建局解散了。」大鐵人解體了,剩下一堆堆錯落的廢墟,一片片傳說中的「樂土」則隨之灰飛煙滅了。
從屎撈人到「佬」
從《屎撈人》、《樣衰阿闊》到《麥兜》的故事,一直都很喜歡謝立文筆下那些草根形象的角色。他企圖通過這些「蠢」、「賤」、「底層」的角色,挑戰那種「精英」式的思維、審美標準和意識形態。在那些故事裡,這些角色自有他們的智慧、美麗,以及高貴的精神和遠大的理想。他們的存在,並不因別人而被否定,因為他們對生命有所思索。這些角色中,個人最喜歡屎撈人。屎撈人的形象也許有些噁心,但這不是他們的問題。他們是最低下的角色,雖然有著豐盛的過去,卻沒有將來。他們有無數的期望,卻只有相同的下場。看著自己軟弱的身軀,一天一天地在分解,他們不知道有沒有能力抵擋下一次的沖水,又或者一分鐘後,一 陣通渠的鏹水便把他們全部吞噬。但也有不肯向命運低頭的屎鉤船長,他希望有一天能夠衝出屎渠,成為護花的春土,幻化為花香。儘管他最後仍然逃不過命運的消磨,流落在大海中等待分解或吞噬,卻用行動證明了自己的存在。屎撈人的那份悲壯與蒼涼,不下於海明威的《老人與海》。可惜的是,屎撈人這系列故事最終不為「市場」所接受。
我不敢說那些卑微的角色,折射了多少作者謝立文的影子,作為一個讀者,看著從屎撈人到「佬」的變化,不禁有些為他擔心。屎撈人的故事雖然蒼涼,但仍然有一份不屈服的悲壯。然而到了《菠蘿油王子》,居然變成了「從前有一個懵懵的小朋友,後來他變成了一個『佬』。」的模式。沒有小行星B612上的小王子,也沒有把自己的寶石分給窮人的快樂王子,只剩下一個「懵佬」。成長的過程,似乎徒然剩下無奈的嘆息。一切價值和理想終結於這種「佬」的狀態,是否在折射著作者的不安、徬徨和焦慮呢?
「佬」?
本來我對《菠蘿油王子》的亂評也可以在一聲嘆息中終止,不管它是一個絕情的句號,還是若言又止的省略號。然而心中一些浮動著的懸念,卻呈現出一個愈來愈清晰問號。難道「佬」的狀態就是那麼宿命嗎?或者說,難道這種「佬」的宿命就必然象徵著一步到位的無奈嗎?跟據《辭源》的解釋,「佬」字的意思很簡單,就是指「成年的男子」。在廣東話中,「佬」這個詞多數用於世俗、市井的口語,而且多是語帶輕蔑、嘲諷之意。如「傻佬」、「麻甩佬」、「闊佬」「懵佬」等。跟據本人靠不住的土法心理分析,這種對「佬」的輕蔑與嘲諷,反映了在成長的焦慮和不安之下,對成長的抗拒和反動。由於這種集體對「成長」的朦朧認知和抗拒,於是「從前有一個懵懵的小朋友,後來他變成了一個『佬』。」的敘述,自然就很容易引發人們(包括我自己)那種焦慮的共鳴,繼而變成眾口一詞的無奈。
經過一輪胡思亂想,我開始認為《菠蘿油王子》的故事,可以不是以單一的無奈為終結。「佬」的這一狀態,在定義和使用方面,也應該據有相當的開放性。《菠蘿油王子》故事裡的那則一步到位式的童話,其實也是麥兜媽媽對丈夫身世的敘述。看過麥兜故事的人都應該知道,麥兜成長於一個單親家庭,與媽媽相依唯命。以往的故事對麥兜的爸爸交代得不多。這次則藉著童話故事,隱約地描寫了他的過去。麥兜的爸爸叫做麥炳,正如菠蘿油王子童話的暗示,他生於「帝王之家」,卻不知何因而流落民間,在生命的最低點,他遇上了開朗積極的麥太。然而後來他卻靜靜地離麥太而去,只留下一封情深的告白。信中大意說,他曾經以為遇上她是上天的眷顧,讓他再一次把握機會去珍惜所擁有的事物。然而他怎樣都忘不了過去,所以必須離開,去找回他失去的王國。自此麥炳也就音訊全無,留下麥太獨自撫養麥兜。
麥炳的離去,正正反映了那種成為「佬」的恐懼,所以他選擇了過去——那個他還是小王子的時空。至於麥太,成長對於她,倒沒有造成多少的不安,因為她總是把目光放在將來。所以她買美金、買保險、買廁紙,甚至還為自己在樟木頭買下了風水墓地。為了兒子的前途,她又不斷安排兒子上各種補習班和興趣班。「佬」對她的意義似乎就是不負責任的「衰佬」。至於麥兜嘛,一個小孩子,眼前的當下才是最實在的。要小便就要小便,要吃飯就要吃飯。「佬」,對他來說,還早著呢!成長不過是當下的累積罷了。
跟飯、跟意粉、跟你條命
來到這裡,似乎《菠蘿油王子》的故事,已經被我攪成一鍋讓人倒盡味口的雜匯。但成長的故事,的確不是茶餐廳套餐「跟飯定跟意粉」式的簡約二分。電影散場的時候,我忽然有了一種錯覺,一些人的頭上飄起了一片卡通式的對話框,上面失望的寫著:「不如講《哈里波特》啦!」而我的頭上則飄著麥太那嚴厲的斥責:「不孝啊你!」對於每個人來說,成長都是必然的事。不過關於成長,如果你問我「跟飯定跟意粉」?我也只好和你說句:「跟跟跟跟,跟你條命!嘿嘿」
8 comments
很喜歡你的文風,也很喜歡菠蘿油王子。第一次看的時候覺得不如第一部好看,第二次看是半年之后,終于看懂了一些,覺得它遠遠超越了第一部。
Maybe the Chinese simplified characters cannot be recognized by the website. Anyway, nice to have come here.
「歡迎光臨,隨便坐隨便揀。」嘿
這裡只能正常顯示BIG5碼中文。暫時只好人手轉碼,將簡體變繁體。抱歉~
之前刪廣告時,好像錯手刪除了一條fittingroom的留言,抱歉~
答应我,下辈子,别改名字,那样,我找你容易些。
已將這文章link至我的blog. 也歡迎你來看!
菠蘿油王子的確係一部非常好既電影, 想像力交錯, 製作富藝術感, 配樂出色
非常深入的分析,感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