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次走進「牛棚」已經是冬之將至,七月的激情和火辣的艷陽漸漸淡出,現在是十一月清朗的深秋。今年的牛棚書展和去年一樣,所謂的「書展」只是一個形式、一個媒介,它的引人之處,並不在於書種的多、廣、博,而在於一種藝術空間的建立,在於一種文化與生活交融的企圖,在於一種從失落中找尋的向量。
牛棚
位於九龍土瓜灣的牛棚藝術村,前身是牛畜檢疫站兼屠房,建於1908年。「牛棚」的幾座紅磚建築甚有特色,已被港府定為第三級歷史建築物。牛棚藝術村緣起於北角油街藝術村的消逝。1998年政府產業署將北角油街的舊政府物料供應處廉價招租,吸引大批藝術工作者租戶,漸漸形成「油街藝術村」。惜維持了一年,便被政府以進行都市重建為由收回。及後幾經爭取,政府終於答允以三年期租約,將九龍土瓜灣的牛畜檢疫站批予藝術工作者。港府並且允諾在不影響日後土地「發展」的情況下,租約可予續期。就這樣,藝術村在「發展」的刀口之下重生了,並頗具象徵意義地遷進了「牛棚」。
「牛棚」之所以被稱為「牛棚」,除了保留其歷史意義之外,還有將文化藝術等,一向予人高不可攀、孤芳自賞的形象打破,將之重新拉回民間、融入生活的意義。正如牛棚書院院長梁文道所期望那般,「請講者離開一下慣常的環境和職業」,「請有對知識對文化有興趣的人暫時跳出自己的日常工作」,「學未曾學過的東西,分享不同的經驗,討論新的知識」。
「書展」
如以上所言,牛棚書展只是一個形式、一個媒介。除了廿多家參展的小型書店、民間出版團體,以及民間藝術組織之外,還舉辦了專題講座、劇場、戶外音樂會、創意地攤等文化活動。
「香港生活價值」
今年書展的主題是「香港生活價值」。駐場作家莫昭如在文中指出:
「*香港以金錢和利潤掛帥(當然這是所有資本主義社會的共性)。
*香港充滿被動:被動的學生、被動的為消費而消費的消費者.....
*香港充滿種族歧視、性別歧視、年齡歧視、階級歧視、多元化很表面。
*香港社會是個單向度的社會(one dimensional society) ,接受存在的就是合理的,忘記了在現實之外還有更合理、更适當和可取的。」
另一位駐場作家陳雲則認為在香港談「價值」不如講「風俗」。「香港人的風俗,遠比一群中產精英提出的所謂『自由民主、人權法治、公平公義、和平仁愛、誠信透明、多元包容、尊重個人、恪守專業』來得深刻和穩定。」然而在正式講座上,他也語帶激動地認為人的力量是那麼的微小,所以香港是「無得搞啦!」
梁款則提倡回歸日常生活,從生活的細節中體驗價值。香港的生活價值「許多時無大條道理,只靠在日常生活的點滴耕作,身體力行,堅持做一個人的藝術。」
三句中兩句都不離班雅明的馬國明,則提出一個開放的嚐試,要參與者思考,應該如何找回「自己」。在身邊的故事裡,從傳統、市井的智慧中,尋找歷史的印記。
是價值也好,是風俗也好,當人們將之正經八百地討論時,也許這是一個信號,一個失落後迷妄的信號。所以當自認香港「大好友」的梁款,口沫橫飛地講述香港人從三大轉捩點(六四、九七、七一)中漸漸醒覺的同時,朗天也詰問那三大轉捩點之後,每每面對的,不正是一次又一次的「價值崩解」嗎?在《否想香港》(陳清橋、李小良、王志宏,麥田出版,1998)一書第三章〈葉靈鳳的「失落」〉一節中,記述了心系家國的文人葉靈鳳尋找「香港」的故事。葉靈鳳喜歡鑽研香港的掌故,他企圖在殖民者的歷史論述之外,尋找香港的歷史。然而相當諷刺的是,在他的尋覓之中,「香港總是像山中神仙,虛無飄渺,百遇不訪。」。他所找到的是一個個的失落,即使在他所收藏的唯一本《新安縣志》中,也只找到香港的「不存在」的證明。
如馬國明所言,香港的歷史起於英國殖民者,這一點是既成的現實。無論是將硬幣上的英女皇頭像變成紫荊花,將前港督府變成禮賓府,還是將前三軍司令官邸變成茶道博物館,歷史都是改變不了的。然而香港曾經作為英國殖民地是一回事,殖民者的歷史論述是否就是香港的歷史又是另一回事。「從漁村到世界金融中心」的故事也許相當勵人心志,然而那並不是歷史的真實和全部,所以馬國明提出「找回自己」的想法。歷史是每一個人的故事,所以每一個人都不應該放棄自己講故事的權利,並且提防那些企圖淹沒一切、別有用心的「大論述」。
牛棚與文化中心
今年的牛棚書展,正好遇上香港文化中心十五週年的慶典。與之相映成趣的是,從活動的規模、參與的人數和投入的資源來看,牛棚書展與後者相比,絕對是小巫見大巫。然而前者的「小眾」文化並不比後者的「大眾」娛樂遜色。前者的「小眾」並不等於曲高和寡,後者的「大眾」也不代表多元參與。
從政府網頁上的新聞發佈中,可以發現官方主導下的高傲態度。對於那些「文化」官員來說,多元就是要多多多多,什麼蘇格蘭風笛音樂巡遊、英國摩利士民族舞、拉丁音樂、拉丁與社交舞、集體鼓樂、佛蘭明高、爵士樂曲、魔術、默劇、武術、兒童芭蕾舞.....林林總總,總之要以疲勞轟炸的手法,誓「令市民樂而忘返」。然而這些「多元」化的活動,除了在願望上要「令市民樂而忘返」之外,和香港人,或者是香港的文化藝術有什麼直接關係嗎?在缺乏互動的情況下,「多元」的文化活動又會不會最終演變成獵奇的表演,加深藝術與生活的鴻溝。又或者這些「多元」化的活動,只是「上等人」華麗晚裝上的胸花。也可能是為那些中產家庭,所預演的「文化修養」。文化中心十五週年了,然而它的建立真的對香港文化藝術有所貢獻嗎?它的「窗明几淨」,會否只是官府獨斷的文化政策下,水清而無魚的另一例證?
牛棚是一個獨特的地方,但它絕不是一個孤獨陣地。作為一個文化藝術的空間和媒介,它所做到的事也許不多,但它的確令人看到另類生活價值的可能。以這次書展為例,參展書商中,不少都有份參與本地創作和出版,它們都關注並積極地推動本地的文化藝術活動。其他活動如劇場、展覽、工作坊、專題講座、音樂會、地攤等,都滲入了將文化藝術帶回民間、融入生活的理念,藉以增加文化藝術活動的親和、互動。金錢在這裡不是最高的價值,文化藝術也不是權力的陪襯和附庸。
牛棚的夢
書展籌委會主席朗天在〈尋找牛棚書展主題,尋找香港性〉一文中表示:「去年的牛棚書展,策略性的和香港書展大唱對台,反照出另類閱讀空間的重要。今年,我們沉潛下來,期望和香港人一起,踏上反思是甚麼模塑了我們個性之路。」就連最悲觀的莫昭如,也在「控訴」香港的種種負面價值之餘,也不得不承認:「牛棚書展、社區文化發展工作、長毛.....似乎都在衝著上列的香港生活价值說不!」
書展當日,我和幾個朋友在牛棚聽聽音樂,聊聊天,就這樣留流連了許久。外出晚飯後又趕回去看假音人的現場演出,可惜只聽到主音陳浩峰清唱的《順流逆流》。回家整理當日的相片時,忽然發現陳浩峰的T恤上印著以下的字句:
「WE ARE ALL IN THE GUTTER
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」
也許,這也是一點香港的生活價值。
26 comments
我miss 了……
-_-
竟然唔知牛棚書展係呢幾日…. 鞋~~~
你的文章很有角度
有興趣加入In Media香港獨立媒體嗎?
我也很喜歡寫作,每遇志同道合的朋友
也會感到很高興,而且很期待把網上的力量凝聚起來,一起搞個網站書寫社會萬象
很期待你的來臨
領男
我link左你呢篇文章,話聲你知。
網址似乎有點問題, 應該是:
http://www.inmediahk.net
我想問,有個錢幣個張呢,點做到前景矇,後景清晰架??
對焦時,對住後面啊。手動對焦,會比較方便。
以前住在馬頭角道土瓜灣屠房隔離的唐樓,真是五味俱全啊! 想不到一別多年,這裏竟成了香港的文化重鎮。常常想去看看,不過一次都沒去過,那裏有我太多與藝術文化無關的回憶。(喜歡你的相片,屠房與煤氣公司是我小時候的lankmark)
哎呀……..landmark
chanchan,
你當年還住在那裡的時候,那裡還是使用中的舊屠房吧?「五味俱全」,聽說嗅覺是人類最長久的記憶哩!嘿嘿
80年代住在馬頭角道,也不肯定「屠房」裏是不是還宰牛,總之我們稱那個地方做「屠房」,不過肯定有牛有味,我們也不敢/不想/不願走近。
嗨﹗深淺相適。我是大陸的同友。喜歡你字裡行間透出的意味。但我英文很爛,又望能與你同行,如果可能,可以寫郵件嗎?
能否告知你的郵箱位址,我的是feel0405@sina.com(廈門的朋友)
可能是中文編碼的問題,以上留言看不到。已回覆你的電郵~
它不是屠房, 它是牲畜檢疫站, 是牛隻由內地來港的中途站………小時候我爸爸就在那裏工作, 我就那裏認識牛……
謝謝你的資料~不知當年又是作何光景.....
Which photo is Dr. Chan Wan?
he isn’t in the photos
Can you tell me how to rent a place at 牛棚藝術村, please?
我想問,有個錢幣個張呢,點做到前景矇,後景清晰架?
Any artist can help? Should I contact Government Property Agency if I want to rent a place at 牛棚藝術村?
Any artist can help? Should I contact Government Property Agency if I want to rent a place at 牛棚藝術村?
借了幾張相~~謝謝~~
我也是在那兒長大的~
以前有好多牛~~
拿了一些相作為功課資料…
希望你不要介意..
相片有一些拍得好有氣氛..
但總令人覺得有點無奈的感覺
你好~我是台灣遊客,我想到這個土瓜灣牛棚藝術村,請問你知道搭地鐵要怎麼去嗎?
Zoe
那邊並不靠近地鐵站。你可以從旺角或紅磡火車站乘的士(TAXI)前往。你告訴司機去牛頭角舊屠房或者中華煤氣(就在牛棚旁邊)。車資應該不會很貴,大概四、五十元港幣左右。雖然也有小巴或是大巴等交通工具前往那裡,不過不熟路的話,地方就不太好找。
詳細位置可以參考網上地圖,鍵入「牛棚」即可找到:
http://www.centamap.com/gc/home.aspx
祝旅程愉快!
你好,我們正在製作一部關於獨立書店的紀錄片,想要加入一些當年牛棚書展的相片,所以找到這裡來,相片很好,請問可以借用嗎 ?詳情我可以在電郵再說明。謝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