渣打裁員雜想

香港發鈔銀行之一的渣打銀行,在上半年營利達廿三億的情況下(歷來最高半年業績),宣佈由於「個人信貸意欲降低」以及「業務轉型」,為了應付「激烈的市場競爭」、「嚴控成本」,裁減5%的本地員工,人數達二百人。港人經過了過去幾年的「經濟嚴冬」,其實早已對此類「無良」的事件麻木。從這兩天的新聞所見,事件也一如預料,除了香港銀行業僱員協會,和港九工團聯合總會的零星抗議之外,在社會上並沒有擊起多少抗爭和辯論。本地兩份向以「嚴肅」自居,以「知識份子」為市場的「大報」——明報和信報,分別發表社論(10.11.2004),為渣打的裁員行動保駕護航,並以此為訓,呼籲港人要「積極面對」經濟環境的轉變,「努力充實自己」云云。

明報社論的標題是〈勞工轉型 三方須努力〉。執筆者先以超脫的視野告訴大家,渣打一邊裁員一邊招聘的行動,表面看來是矛盾的,然其正正反映了「香港勞工市場出現的重要變化。」接著提醒打工一族「事實」是殘酷的,而這一「事實」就是香港經濟正轉向「知識型」,轉不了型的工人會被淘汰。因此呼籲打工仔要及早「做好準備」。然後又列舉出科學的統計數字,進一步說明「傳統工作崗位正在萎縮中。」最後語重心長地指出,只有在僱員、僱主,以及政府的努力下,方能解決勞工市場轉型所引起的種種問題。

信報社論的標題是〈企業裁員無奈 僱主從優賠償〉。執筆者認為儘管裁員行動「令當前的樂觀氣氛蒙上了陰影」,但渣打的決定乃是大勢所趨,印證了「已經在美國發生的白領失業潮」。被裁減的後勤部門屬於「成本中心」,是不能夠賺錢的部門,因此有關工作必定會被外判到低成本的地區。接著說裁員的消息雖然「令人傷感」,但這不過是「情緒性的反應」。企業為了維持競爭力,控制成本是必然的事。然後批評民間對企業裁員的反彈,不過是「民粹主義」的表現,指出社會不應將盈利視為企業的「原罪」。又諷刺工會的抗議行動不會有任何結果,「作用近乎零」。最後強調目前要爭取的,「應該是一套協助勞工階層不斷提高競爭力的制度」。

與虎謀皮
綜合而言,兩份報紙社論的立論不過三大點。其一是渣打的裁員行動是為了控制成本,維持市場競爭力,在香港這個奉行資本主義的社會裡,企業裁員是合情、合理、合法的。其二現實是殘酷的,請打工仔隨時做好轉型的準備。其三要思考如何幫助打工族面對勞動市場的轉變。關於第三點,其實有些多餘。明報含糊地提出要僱員、僱主,以及政府三者合作。信報則空洞地認為要建立幫助勞工的制度。政府向來只偏幫個別富商的利益,在勞工政策方面堅守積極不干預的原則。對於精明的僱主來說,勞工市場愈是大賤賣,勞工的選擇愈是不自由,他們對勞動市場的操控才愈穩固,對勞工的選擇才愈自由。剩下的責任自然全部落在打工仔的肩上。因此以上三點說穿了,就是告訴打工族「現實」是合理的,大家都應該認命,要避免「現實」中的殘酷,請好好配合「現實」,自求多福。

狹窄的視野
從以上兩份報紙的社論中,我看到了社會達爾文主義的幽靈。他們將現行資本主義的邏輯,視為唯一的、不可改變的、無需檢討的「自然定律」。在這套「自然定律」之下,所有事物都是「合理」的,包括汰弱留強的森林規則,要生存就必然要去適應。他們認為「自然定律」雖然殘酷,但無需去質疑其「合理性」,更不應涉及任何的道德判斷,一切的反彈不過是「情緒性的反應」。完全忽視這些所謂的「自然定律」背後,是人為的權力結構在運作,更惶論其中不公平的權力分配問題。

兩份報紙社論提到的所謂「勞動市場轉型」,其實是經濟全球化下的影響之一。即使在資本主義發達的歐美國家,關於經濟全球化的影響仍是爭論不一。有人認為它最終會為全球經濟帶來繁榮,也有人指出其巨大的破壞力會導致全球經濟的危機。而只有在香港,似乎只有一種聲音在壟斷整個言論的空間。Asia World City的口號,不就是對全球化全盤接收的最佳例證嗎?大家都對那些「國際評級機構」的報告異常敏感,好像一串數字、一個評級,比起市民的生活狀況更為真實。現在所謂的全球化,只是金融的全球化。當數以萬億計的熱錢在國際間自由往來,以短線投資(炒賣),在全球吸吶財富的同時,勞動力的流動卻往往受制於種種政治、地域的限制,承擔著全球化帶來的大部分衝擊和壓力。

企業賺取利潤絕非「原罪」,在香港這個金錢掛帥的地方,有這一印象的人,一定有被迫害的妄想。我們要探討的是怎樣的利潤才是合理的。這裡不應該只有經濟的工具理性,還應該有社會道義的考慮。不受限制,只顧營利的經濟模式,最終必定異變成難以控制的怪獸。甚至有人認為目前的資本主義模式,本身就具有自毀的傾向。渣打執行董事王冬勝在解釋這次渣打裁員時,就提到信用卡借貸意欲低沉,影響了個人銀行業務的收益和前景。渣打個人銀行業務主管陳洪君也補充,指出負資產的教訓,令市民對借貸抱審慎的態度。這裡可以隱約看到一個怪圈,「經濟轉型」造成就業市場的壓力,而大部分的壓力又由打工仔來承受。不穩定的就業市場,和難以預計的前景,必然會影響打工族的長線投資(如房屋)和短期消費的意欲。市民消費意欲的降低,影響了整體經濟週期的循環,這樣又會影響公司盈利,倒回來又增加公司「控制成本」的壓力。這一看法也許過於簡單,但現實不就是這樣嗎?香港工會力量薄弱,工人每遇壓迫,反彈的聲音在媒體間往往氣若遊絲。即使如此,仍會招來一些「理性」的批評和嘲諷。這些看似理性的主旋律其實最為橫蠻,仿佛那些殘酷的事都是天道自然。挨砍了就挨砍了嘛,還鬼叫什麼呢?是的,在某些人眼裡,就連呼痛的自由,都是不應該的「情緒化反應」。

芝士被誰動了?
最近經常有人批評香港人搞「民粹主義」。先不去爭辯那些批評者對「民粹主義」有多了解,我看到更多不義之事,正正是挾「民意」而發生的。例如小人蛇事件,港府就以不知從何而來的數字恐嚇港人,迫令不少香港人都同情政府不人道的做法。再者就是利用「民意」再三醜化香港的窮人,分化香港社會,造成削減綜援的社會壓力。在失業問題方面,政府和大企業製造輿論,將社會責任淡化成個人問題,要求個人承擔更多「經濟轉型」造成的壓力。芝士不見了,沒有人去追問芝士去哪了,被誰拿走了。迷宮中的老鼠自然不知道自己的處境:迷宮是誰來設?規則由誰來定?到最後卻去怪責老鼠不去找芝士,這不是很荒謬嗎?倒底是誰在偷換概念,煽動民情?民情背後是誰得了好處??兩年前曾經寫過一篇〈我們的鬥獸場〉,今天重看不禁有些唏噓,究竟是誰在玩弄民意,製造「民粹」.....

偽善的市場?
我並不企圖站在道德的高塔上,批評兩份報紙在渣打裁員一事上的立場。只是希望他們作為有影響力的傳媒,真正起著監察社會的作用。而不是只在一些空泛的議題上「開明」,在一些實際的社會問題方面,卻自覺或不自覺地為某一利益集團辯護。當那些社論的執筆者語重心長地勸港人「自勉」的同時,我也希望他們能夠放開視野、與時並進,了解一下今天世界的真實樣貌。嗜血好鹽的「小報」佔去了本地報業的大部分市場,它們的市場競爭力無可置疑。那些以「大報」自居的報紙是否就不應該存在呢?還是它們面對的是另一個足以養活它們的市場,一個偽善的市場?

7 comments

  1. chong says:

    我很喜歡你這篇文章,我已加了一個link在我們網站的焦點報導/評論,希望你不要介意.

  2. Tale says:

    不介意!謝謝你~

  3. sister says:

    Standard Chartered Bank announced that their CEO has resigned.

    http://hk.news.yahoo.com/041115/10/16pyy.html

  4. says:

    這篇文章寫得非常好,很認同你的看法。我也把你的文章forward給了一些朋友。希望你地不要介意….

  5. Tale says:

    沒問題~

  6. tantan says:

    王冬勝應該是匯豐的CEO不是渣打的.

  7. Horizon says:

    to tantan
    這是四年前的文章啦。當時王冬勝還在渣打任職。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