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果,真的有「我們」

從領匯事件,到最近的「扶貧」風波,社會上的矛盾似乎愈演愈烈。其中又以中產與基層之間的日益對立,最令我不安。「我們」(社會)的建構,是如此的虛幻,相互的理解是如此的困難。

曬綿被與社會矛盾
日前思存寫了一篇〈曬綿被〉,文章點出了一個本末倒置的社會現象。香港居住環境窄小,樓宇設計又往往沒有考慮到晾曬衣服的需要,於是(公屋)居民唯有把衣物晾到戶外去。如此日常之事,結果卻招來投訴。本來這等小事,官府又怎會放在眼中,偏偏事件落到了好事的傳媒手中,馬上被簡單地演繹成「無德之民屢禁不止,無能之官屍位素餐。」

本來思存的文章及幾則回應已經「很全面,沒有補充!」,文章招來相反的意見,也是意料之中。不過另一則不太對題的回應,卻帶出了另一個問題:社會矛盾日益外顯。該回應的語氣很有禮貌,言者說明自己是一個在貧苦中成長的人,憑個人的努力,如今終於闖出一番事業。他/她承認社會中存在貧窮的問題,同時卻也懷疑是否所有人都值得「幫助」。又指責社福界人士有「假公濟私」之嫌。最後他/她相當憂慮香港會成為一個福利社會,對他/她們那些辛勤付出的人不公平。為何「曬綿被」的文章,會招來這種回應呢?其實用心一想,該回應並不算離題,只是言者的思考跳得太快,事件也許觸到了中產的「痛處」。「曬綿被」事件,被多數傳媒演繹成「公屋居民」的問題。在主流論述中,公屋是為「窮人」提供的「福利」,而「公屋居民」也隨之變成了接受社會救濟的一群。而「接受社會救濟」,又往往被以偏概全地和「濫用福利」扯上關係。如今「公屋居民」竟罔顧「公德」,在「公家」地方晾曬衣物,不就是另一「人心不足」、「濫用福利」的表現嗎?

200萬人的「福利」?
根據香港房屋委員會公佈2004年12月9日更新的資料顯示,香港現有約200萬人,即近三分一的人口居住在公屋。房委會界定這200萬的人口,是「真正有住屋需要,但又無法負擔其他類別居所的家庭」,而提供公屋服務則是為了「協助他們邁向自置居所的第一步。」如果為200萬人提供的居住服務,還被視為是一種「社會福利」,或者是一種「社會救濟」的話,這樣的城市,該是怎樣的城市?「協助他們邁向自置居所的第一步。」除了「滿足」居民的需要之外,又是否在含蓄地為地產商們提供「財路」?此外維持治安、修橋鋪路、以教育手段鞏固科層社會等等又應否被視為「福利」呢?為了保證富人的汽車在鬧市中暢行無阻,為了令少數人擁有貴重的海景居庭,而一再填海造地,破壞維港,這又是不是「福利」?投入過千億的政府資金來「救(股)市」,通過種種政策上的配合來「托(樓)市」,又算不算是「福利」?

「福利」的迷思,不過是一場話語權的爭奪。正如當年董先生為梁錦松辯護,說一個如此「成功」的人,他放棄了這麼多的利益來為大眾服務,難道不就證明了他高尚的人格嗎?香港這個凡事以利為先的社會中,所謂的「成功」每每被簡化成「貧富」的問題。因此董先生這種「成功人士必高尚」的邏輯,可謂是相當普遍的「共識」。而「貧窮」問題,則每每被約化成個人的(道德)問題,是懶惰、放縱、不守規則的結果,是「貧者必賤」,是劣根性的最佳證明。

中產好痛,但.....
最近董先生交功課,高調說「扶貧」。中國有句老話:黃鼠狼給雞拜年,不安好心。其實只要實際看看那份功課,就知道,所謂的「扶貧」只是口頭上的功夫。將會成立的「扶貧委員會」,也只是諮詢機構。更大的問題是「扶貧」政策尚未出爐,社會矛盾已經被挑起,其中尤以負擔沉重的中產人士反彈最大。中產人士的不滿是可以理解的。作為社會中層,上無官府的利益輸送,下無救命援急的「社會福利」。他們認為自己為社會付出的最多,得到的卻最少。不少中產人士都出身貧寒,他們不少是戰戰兢兢地緊守社會的訓戒,克勤克儉地闖過一道道的社會關卡。敬業守法地一步步在社會階梯上攀爬。好不容易在社會上建立事業與家庭,成為社會的「棟樑」,如今一切的應許卻仿佛忽然消失了。一方面經濟全球化的浪潮沖蝕了「固有」的「成功」,科層化的機構(公營與私營)逐漸解體,不少專業人士都面臨朝不保夕的困境。而隨著經濟衰退,他們投放在金融與地產項目上的資產也大幅減少,甚至更要承受「負資產」的巨大壓力。昔日的「成果」,一下子成了難以負荷的重擔。他們一直相信、緊守著的社會訓戒,如今變成了道德上的緊箍咒。

另一方面社會上的種種轉變,如「普及」的教育,增加的社會意識,改變了了他們「熟悉」的社會生態。低下階層認識到自身也有應有的社會權益,也有參與社會建構的權利。這些在中產人士的眼中也許是難以理解的,皆因他們今天的所得,不少都是飽經歷練,千般努力而來的成果。

中產人士的困境在於他們的保守性,以往他們是社會中的既得利益者,在社會中克勤克儉,好像識破迷宮的老鼠,知道如何才能找到美味的芝士,得到獎賞。如今迷宮被改變了,迷宮中的芝士被搬走了,迷宮的設計也隨時被改變。失去芝士(或隨時失去)的的煩惱令他們不安,同時也令他們忿怒,於是很容易就遷怒於其他同樣迷失在迷宮中的老鼠——那些往日不善於找芝士的老鼠,看到這些「失敗者」居然也有芝士可吃(縱使只是少得可憐的),也會以為自己被佔了便宜。然而真正令他們痛苦的,是迷宮中其他的老鼠,還是迷宮本身,以及設定迷宮規則的人呢?

以上文字只是拋磚引玉,我並不企圖顯示自身的高明,也不企圖貶低別人的價值與努力。我只希望「我們」能在紛亂與意氣之爭外,尋找到理解與寬容的可能。道德只有在平等的關係下才起作用,不然只會帶來利益的爭奪,與相互的控訴。社會是複雜而多元的。社會不是網交,不是和不順眼的人吵吵嘴;不是和同聲同氣的人相互吹捧;更不是要證明自我感覺良好。如果「我們」有相聯的可能,我希望那不會是怨憤與仇恨。請不要讓物質上的貧富,約化了我們的價值,限制了我們的目光。如果,真的有「我們」,我希望那不是狹義的劃分與割離。

延伸推介:
1. 許寶強《資本主義不是什麼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,2002。
2. Zygmunt Bauman《工作、消費與新貧》( Work, Consumerism and the New Poor ),台灣巨流出版,1998。
3. Zygmunt Bauman《Community——Seeking Safety in An Insecure World》,Polity,2002。

11 comments

  1. 阿丙 says:

    你對批評的寬大實教人喜悅。

  2. Manfred says:

    很有point的一篇文章

  3. hans says:

    高見高見!

    上半部份有許寶強教授的批判味道,下半部份則
    呂大樂教授的中產好痛。

    其實社會的矛盾已令很多民生議題的發展工作面對更大的困難,結果以往一些社會本來已有共識和互諒互解的政策,今天就成了戰場。

    怎也好,我的工作很需要你對社會民生的意見,有機會可以通信交流一下。

  4. goethe says:

    hi,係g47.blogspot.com粗略但長篇+小小離題地回應左。所以,特別通知聲。

  5. Anonymous says:

    不認同你的迷宮, 芝士, 老鼠的論點.

    一個社會需要上中下階層的流通渠道, 這渠道並不是迷宮, 大家努力工作, 努力讀書, 希望在明天.

    但是, 現在社會上有一些人, 身體健康, 年紀不大, 卻將扶養子女父母的這些責任推給社會. 最叫人齒冷的, 其中部份人整天無所事事, 動不動虐打妻兒. 既然社會提供資源給他們, 他們是不是應該教育好下一代, 不要讓他們跨代貧窮?

  6. Tale says:

    >「一個社會需要上中下階層的流通渠道」

    如果人人都想向「上」流,但目前的社會建制對愈「低」的階層愈不利。愈「高」的階層,掌握到的資源(包括財力與權力)愈多,地位愈鞏固。社會流動的可能,變得愈來愈不可能。這樣「努力工作,努力讀書,希望在明天。」的意義在於勉勵,還是旁觀者的開脫?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
    >「現在社會上有一些人, 身體健康, 年紀不大, 卻將扶養子女父母的這些責任推給社會. 最叫人齒冷的, 其中部份人整天無所事事, 動不動虐打妻兒. 既然社會提供資源給他們」

    這「社會上的一些人」的問題,不單單是低下階層的問題吧?有錢人、中產階層中何嘗沒有這些問題?先講一大堆具普遍性的問題,然後將結論變成「窮人如何如何錯,窮人如何如何惡」的道德指責,我不敢說你有什麼「居心」,但希望你先檢視一下自己的邏輯問題。

    ------------------
    我從不反對「教育」,問題是我們應該如何看待教育。教育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播,同時也代表了一種權力的論述。一個簡單的例子:中、英文不對等的關係,一般來說,決定了你讀中文(母語教學)中學,較讀英文中學為不利。此外財富較多的人,也較財富較少的人,更能夠為自己的子女在教育上取得優勢,從而鞏固自身的階層地位。這些不單單是「努力讀書,希望在明天」的簡單論述!

  7. Anonymous says:

    但是, 現在社會上有一些人, 身體健康, 年紀不大, 卻將扶養子女父母的這些責任推給社會. 最叫人齒冷的, 其中部份人整天無所事事, 動不動虐打妻兒. 既然社會提供資源給他們, 他們是不是應該教育好下一代, 不要讓他們跨代貧窮?

    —>這是事實, 報紙的法庭版經常有報導. 既然版主扣下 ‘ 檢視一下自己的邏輯問題’ 的帽子, 我就不再和你理性討論了. 如果有時間, 應該去 yahoo forum or ilovehk.monstor.net 看看其他人的意見.

  8. Tale says:

    這位朋友不必激動,如果你感到冒犯的話,我向你道歉。我想你是誤會了我的意思。首先我沒有否認你講的不是「事實」,我只強調你說的:
    「現在社會上有一些人, 身體健康, 年紀不大, 卻將扶養子女父母的這些責任推給社會. 最叫人齒冷的, 其中部份人整天無所事事, 動不動虐打妻兒」
    這些事件在社會中是普遍性的問題,即有錢人和中產階層都有的問題。如果將普遍性的問題歸咎於「拿綜援人士」獨有的「罪狀」,繼而認為那些人是不值得「幫」的,這不是邏輯上的問題嗎?

  9. Chinese says:

    Frist of all, sorry for i don’t know typing chinese and also not so good in chinese…but I really like that you are so great that you can accept many opition form anywhere and have logical mind..

  10. 啊宏 says:

    當我們的發展到達以精神為主,物質為輔的時候,所有問題是不是解決了

Leave a Reply

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.